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参加东方英才网2024上半年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欢迎海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报名参会,与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现场交流。
1. 参会场次
4月2日-广州站博士专场(地点:广州阳光酒店 ·1楼国际会议厅)
2. 报名通道:点击立即报名【内地场次】→【4月2日-广州站博士专场】
海(境)外场次报名通道即将开启,敬请留意。
本次招聘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3. 活动咨询
博士请添加“小博老师”(微信号:gzgxrcw13,添加微信请备注“姓名+学历+专业+毕业院校+2024现场招聘会”,后续我们将邀请您加入活动交流群)
4. 入场方式
参会人才现场出示签到序列号,验收个人简历后领取入场凭证进场。
一、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97年5月,由原经济系、国际金融贸易系、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组建而成。经济学院现设有7个系:会计学系、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供应链管理系、统计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1个中心:金融与财务实验中心;5个本科专业: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供应链管理;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1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会计学;4个专业型硕士点:金融硕士、会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另外,经济学院还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经济学院学术气氛浓厚,科学研究成果丰硕。科研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会计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中文权威期刊,以及《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国际顶级期刊。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12年10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是目前深圳大学和深圳市唯一的人文社科类博士后流动站。建站以来已有超过100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在站期间共获各类纵向课题6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等国家级课题10多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40多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
二、2024年博士后招聘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吸收高层次优秀人才充实科研队伍,拟面向国内外长期招聘经济学相关专业博士后,择优录取。
2024年博士后招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专业背景:理论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风险管理与保险、会计学、统计学、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博士后招聘具体合作导师名单(详细信息参考学院官网“教师资源”模块)及研究方向如下:
岗位名称及简介 | 招聘人数 | 专业领域/研究项目方向(二级学科) | 合作导师团队(合作导师信息参考学院官网“教师资源”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导师:) |
数字经济博士后 | 若干 |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科创经济、数据科学、交易机制设计等相关领域 | 郑尊信、罗浩、刘伟丽、孔祥天瑞等 |
金融学博士后 | 若干 | 资本市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金融工程、数字金融等金融学相关领域 | 徐晓光、黄金波、谭政勋、米旭明、朱福敏、陈莹、胡冬梅、杨文、蔡培琳、马潇萌等 |
金融与财务博士后 | 若干 | 公司金融、财务信息、资本市场等领域 | 李东辉、袁振超、倪英照等 |
风险管理与保险博士后 | 若干 | 风险管理与保险、金融学等相关领域 | 谢圣远、吴洪、李涵、杨璐、崔雪、 |
经济学博士后 | 若干 | 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 钟坚、鲁志国、伍凤兰、段杰、李任玉、 |
国际经济与贸易博士后 | 若干 | 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领域 | 顾学明、赵登峰、钟若愚、吴遵杰、赵文军、朱亮、梁晓、戴谢尔等 |
会计学博士后 | 若干 | 财务、会计、审计等领域 | 柳木华、张建军、衣龙新、杨敬宇、高 |
统计学博士后 | 若干 | 大数据、统计模型预测、国民经济核算等 | 李猛、张弛、王卓、孙正佳、马志华、 |
供应链管理博士后 | 若干 | 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地方金融等相关领域 | 龚晓峰、赵宜、弋泽龙、赵亚萍、罗素媛、付业林等 |
三、博士后待遇与工作条件
1. 深圳市待遇:(1)按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博士后考核与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年发放18万元(免税);(2)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并与工作单位签订3年以上合同的,提供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3)若深圳市博士后人才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文件规定为准。
2. 深圳大学待遇:(1)深圳大学提供综合年薪约14万元。在此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者还可额外获得每年4.8万元“荔新奖励计划”的奖励性薪资(以学校人力资源部最新通知为准):
a,博士毕业高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世界大学排名前150名高校/原“985工程”建设高校/所在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以上等次或排名前10%;
b,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计排序第一)发表论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人文社科:顶级学术期刊论文1篇,或其他高水平论文2篇(权威和顶级期刊的确认标准参照《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顶级、权威学术期刊目录(2023版)》相关规定)。
(2)发表学术论文或者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后,深圳大学按规定给予科研奖励或配套资助。
3. 经济学院待遇:(1)经济学院提供每人每月2000元津贴。(2)以深圳大学经济学院为第一单位取得的科研成果或项目资助,按《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给予科研奖励或配套资助。(3)符合深圳大学人力资源部政策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出站之后可以申报“荔园留菁计划”转为学院预聘-长聘制教师(以学校人力资源部最新通知为准):
a,以深圳大学为依托单位,申请人作为项目主持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2.主持2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至少1项为省部级)。
b,近三年以深圳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或依托单位,取得的业绩成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符合以下条件:
人文社科:顶级学术期刊论文1篇,或其他高水平论文2篇(权威和顶级期刊的确认标准参照《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顶级、权威学术期刊目录(2023版)》相关规定);
2.作为负责人获得博士后科研项目、人才计划或重大奖项,比如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或一等资助、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或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银奖等。
3.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的研究成果被省部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纳应用。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资助。
5.博士后人员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其子女入托、入学的有关事宜,参照深圳大学教职工办理。
6.2019年8月广东省委组织部和省人社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待遇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如下:
(1)进站资助。省财政给予每名进站博士后资助60万元生活补贴,分两年发放到设站单位。获资助的博士后薪酬约为48万元/年(含省市资助)。
(2)后续资助。对获得本项目资助,出站后与我省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协议或劳动合同,并承诺连续在粤工作3年以上的博士后,省财政给予每人40万元住房补贴。中途退站或在粤工作未满3年以上的,视情况追回部分或全部资金补助。
四、博士后岗位职责
1.完成合作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
2.适当承担教学任务,由所在系或中心统一安排。
3.在站期间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或2篇权威期刊论文,或1篇顶级期刊论文(权威和顶级期刊的确认标准参照《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顶级、权威学术期刊目录(2023版)》相关规定)。
4.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按时出站。
5.出站由所在系或中心组织考核,考核要求及具体管理要求参见《深圳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和《深圳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
五、申请条件及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质好,行为端正,无违法犯罪纪录。
2.已获得经济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已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体健康。
3.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可以全职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教师岗招聘公告
一、学校简介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清华、北大、人大三校援建,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建校40年来,始终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近30万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在国际四大主流大学排行中,平均排名内地高校27位。
现有在校生43190人,教职工4205人,其中专任教师2709人。有博士后1104人,专职研究人员670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75位,其中“两院”院士26人,发达国家院士30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093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现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授权学科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数学等1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2个。
二、经济学院简介
学院学科专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现拥有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本科专业;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博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统计学一级硕士点和会计学二级硕士点;拥有会计专业硕士MPACC、金融专业硕士MF、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及应用统计专业硕士MAS;拥有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与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等多所国内外著名高校商学院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其中,理论经济学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金融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三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两个专业是广东省一流本科建设点。《微观经济学》是省级精品课程,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为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院汇聚一批经济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均衡、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术团队。现有教职工157人,专任教师119人,其中: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会士(RSA Fellow) 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40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2人,副教授35人,助理教授27人,讲师23人,博士后8人。
学院人才培养方面创新务实、特色鲜明。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立数理金融特色班、ACCA特色班、CFA特色班、投资科学国际接轨班、金融风险管理班、供应链金融和商业保理特色班以及国际经贸与英语实验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899人,硕士研究生50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405人,共计3809人。拥有综合专业实验室、现代物流实验室、物联网实验教学平台三个实验室,拥有“广东省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学术影响力日益凸显。设立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地区编辑部,参与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实验室,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建银行业数字金融联合实验室。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咨询类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中文权威期刊,以及《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JASA)》《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MSOM)》《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
学院坚持“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理念,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一流学科和专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招聘方向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统计学、风险管理与保险、金融与财务等相关研究领域人才均可申请。
四、岗位设置
1.“预长聘”项目
(1)岗位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恪守学术规范,师德师风优良。“预长聘”岗位分为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
预聘-长聘制 教授:①取得国(境)内外同行认可的学术成就,在相关学术领域具有突出的学术造诣,达到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教授水平,能够胜任一定的教学工作。②年龄不超过45周岁。
预聘-长聘制 副教授:①取得国(境)内外同行认可的学术成就,在相关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达到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副教授水平,能够胜任一定的教学工作。②年龄不超过40周岁。
预聘-长聘制 助理教授:①取得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经历满2年,已取得较高水平学术成果,能够胜任一定的教学工作。②一般年龄不超过35周岁,针对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者,或已取得重大标志性学术成果者,工作经历年限可适当放宽。
注: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具有一定数智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背景的优先考虑。
(2)薪酬待遇
年薪制:根据应聘者的经历及业绩,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科研启动专项经费;特别优秀的应聘者可纳入学校人才项目培养,享受相应待遇,具体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绩效奖励:受聘深圳大学“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者,可享受相应的岗位绩效奖励。
住房政策:可申请租住学校周转房,租金优惠。符合条件者,可以享受深圳市人才房政策,具体以政府最终发布为准。
教育配套: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下辖4所中学、4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有效保障教职工子女就学。
医疗保健:下设2所三甲综合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和附属华南医院,为教职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员工关怀:学校提供体育专项经费,校内运动设施免费使用;年度健康体检;就餐补贴。
2.“百人计划”项目
(1)岗位要求
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爱国奉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恪守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学术道德规范。②创新发展潜力较大,符合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③身体健康,能全职在深圳大学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女性申请人可放宽2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可适当放宽,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④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本硕博学位。
“百人计划”岗位分为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三个等级,其中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为预聘岗位,教授为固定期岗位。
百人计划-教授:具有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副教授以上任职经历,或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正式教职,科研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原则上能独立发展一个学术方向,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居于本学科领域同年龄段学者前列。
百人计划-副教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2年以上科研经历,已取得较突出科研业绩,学术水平和科研潜力居于本学科领域同年龄段学者前列。
百人计划-助理教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发展潜力,已取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居于本学科领域同年龄段学者前列。
(2)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助理教授综合年薪60万元起,副教授综合年薪69万元起,教授综合年薪83万元起。
人才补贴:①聘期6年内,可享受“百人计划”岗位津贴,一般为24万元/年(已包含在综合年薪里)②可同时享受鹏城孔雀计划三年特聘岗位C档岗位津贴24万元/年;③满足深圳市新引进博士人才条件者,可申领生活补贴10万元。
工作条件:①提供适宜的办公场所和实验场地,配套科研启动经费100-330万元;②聘为博士生导师,聘期前三年平均每年分配不少于1个硕士研究生指标,优先分配博士研究生指标;③支持组建团队,配备1名专职研究人员,聘期内博士后指标不限同时学院资助并配备1名博士后;④实行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潜心学术研究。
福利保障:①优先提供租金优惠的周转住房,符合条件者可享受深圳市人才房政策;②完善的教育配套资源,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下辖4所中学、4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学校下设2所三甲标准的综合医院;④协助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和深圳市“鹏城优才卡”,享受广东省及深圳市提供的人才安居、医疗保健、子女入学、出入境等方面的一站式人才配套服务。
我们期待遇见优秀的您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诚邀您的加入!
更多招聘安排,请点击→东方英才网2024招聘活动总览
[我要纠错]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