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张兴坦课题组2021年1月诚聘2名博士后
作者:新汕人才网 来源:汕尾人才网 日期:2021-01-29 浏览

基因组所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深圳市共同举办的新型国家级研究所。成立四年来,践行“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国家使命,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和深圳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了国际领先的“种质资源收集—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功能基因挖掘—分子设计育种”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引进了40余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PI,累计招收博士后130多名;在农业生物组学基础、基因组学与动植物分子育种、基因组学与动植物健康等方向取得了突出成果,在Science、Nature、Cell、NatureGenetics等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奠定了我国农业基因组学的国际地位。

课题组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组学技术中心张兴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2015年于重庆大学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复杂基因组的组装和分型、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开发、基于组学大数据挖掘重要功能基因等。基于以上研究兴趣,团队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发ALLHiC算法解决同源多倍体染色体分型难题,并破译第一个同源多倍体甘蔗基因组;破译多个榕树基因组,组装和分型X和Y性染色体,揭示榕属性别决定因子、气生根形成机制、榕蜂协同演化、杂交渐渗对其物种快速形成的机制等科学问题。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Nature,NatureGenetics,NaturePlants,Nature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

(课题组介绍网页:http://www.agis.org.cn/kydw/266620.htm)

01招聘需求

根据课题需要,团队拟招聘博士后2名。

02博士后招聘要求

生物信息学博士后:开发生物信息学工具、流程或算法。

1.具有博士学位,专业包含但不限于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统计学、数学和生物学。

2.有较强的编程能力(R、Python/Perl,C/C++等)。

3.有代表性学术成果发表于国际重要刊物或有生物信息学工具开发者优先。

4.学术态度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团队合作,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中英文科技写作能力。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博士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

1.具有博士学位,专业包含但不限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功能基因组学等。

2.熟悉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和植物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技术。

3.有代表性学术成果发表于国际重要刊物者优先。

4.学术态度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团队合作,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中英文科技写作能力。

03申请方式

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包含教育经历、研究经历、论文发表)、代表作和研究意向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zhangxingtan@caas.cn,邮件主题和材料压缩文件请注明“姓名+申请博士后+东方英才网”。

我们会仔细分析并保密所有申请资料,并在收到申请的一个月内与初审合格者电话或E-mail联系,安排面试;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再另行告知。

04博士后待遇

1.按照深圳市、大鹏新区相关规定,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具体金额以政府最新规定为准,目前为税后60万元(分两年发放);

2.按照研究所的相关规定提供博士后的工资、五险一金和绩效待遇;

3.博士后人员进站后,可选择落户深圳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并且享受深圳市和大鹏新区的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具体金额以政府最新规定为准,目前为税后共计6万元(分两年发放);

4.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工作且符合条件的,可被认定为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人才,获得人才奖励,认定标准和奖励金额以政府最新规定为准。

05 团队发表论文(部分) 

  1. Zhang, Xingtan#, Gang Wang#, Shengcheng Zhang,Shuai Chen et al., 2020. “Genomes of banyan fig and pollinator wasp provideinsights into fig-wasp coevolution.”Cell183 (4): 875-889.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9.043

  2. Zhang, Xingtan, Shengcheng Zhang, Qian Zhao, RayMing, and Haibao Tang*. 2019. “Assembly of Allele-Aware, Chromosomal-ScaleAutopolyploid Genomes Based on Hi-C Data.”Nature Plants5 (8): 833–45.https://doi.org/10.1038/s41477-019-0487-8.

  3. Zhang, Liangsheng#, Fei Chen#,Xingtan Zhang#,Zhen Li#, Yiyong Zhao#, Rolf Lohaus, Xiaojun Chang, et al. 2020. “The WaterLily Genome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Flowering Plants.”Nature577 (7788):79–84.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852-5.(#co-first author)

  4. Zhang, J.#.Zhang X.#, Tang H#., et al.Allele-defined genome of the autopolyploid sugarcane Saccharum spontaneum L.Nature Genetics, doi:10.1038/s41588-018-0237-2 (2018). (co-first author)

  5. Wang, G.#,Zhang, X.#, Herre, E., McKey, D.,Machado, D., Yu, W., Canno, C., Arnold, M., Pereira., R., Ming, R., Liu, Y.,Wang, Y., Ma, D., Chen, J. (2021) Genomic evidence of prevalent hybridizationthroughout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fig-wasp pollination mutua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 (Accept; #co-first author)

来源:

http://www.agis.org.cn/xwzx/tzgg/267137.htm

订阅职位
快速求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