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毗邻中国散裂中子源,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建设,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广东省科技厅为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府、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共建单位,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计划投资经费超过50亿元,定位于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王恩哥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中科院原副院长)任理事会理事长,赵忠贤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院士是实验室主任,可谓大牛云集。
为探索“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实验室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
仿佛被按下加速键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经过2年多的布局和发展,总人数超过720人,其中包含两院院士10人。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项,总经费达2.4亿元;多项研究成果刊登于Nature等一流期刊,已发表高水平论文270余篇。
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室先后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引进18个优质项目,在创新样板工厂进行小、中试孵化,目前已提交专利申请100多件,注册成立高科技企业15家。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依托广东省和东莞市的经济优势和产业基础,利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及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经验,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优质科技资源,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实验室。
诚邀人才谋未来
秉持“人才互聘,成果互享,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实验室向全球科学家敞开怀抱,诚邀海内外学术带头人共谋未来。
一、招聘对象
从事金属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陶瓷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柔性电子材料、软物质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相关材料科学研究以及结构和性能研究等领域的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优秀且实验室暂无相关研究方向者,实验室可为其提供平台独立开展研究。
二、应聘条件
1、具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2年以上海外科研经历;或具有国内博士学位,拥有海外博士后工作经验;或3年以上海内外科研经历,并已取得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正式职位;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担任过高级技术职务或首席技术顾问;或为省部级以上各类拔尖人才荣誉获得者、重大项目负责人等;特别优秀者可放宽条件;
2、青年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受聘后半年内全职到岗;
3、已有多篇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或学术会议上,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或潜力,或拥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
4、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善于合作。
三、人才待遇
1.国际水准的薪酬待遇:学术带头人协议年薪75万元起(不含单位为其缴纳的六险一金),顶尖人才待遇“一人一议”;
2.充分的团队建设支持:为学术带头人提供1000万元团队经费,并给予博士后、联合培养研究生名额;
3.具有竞争力的政府补贴:认定为东莞市高层次人才的可享受200万元-250万元购房补贴;符合条件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4.高标准缴纳六险一金;
5.解决住房问题;
6.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四、相关福利
点击链接查看:
http://zt.gaoxiaojob.com/sshclsys2012.jpg
五、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
2、自荐信;
3、研究/工作总结与计划,研究计划需写明经费预算;
4、两名同专业领域推荐人姓名、联系方式及推荐信;
5、附件材料:护照(身份证)复印件,任职证明,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发表学术成果目录(另外注明5-10篇代表作),获奖、专利证书复印件和成果转化情况证明材料,以及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六、联系方式
投递邮箱:zhaopin@sslab.org.cn
(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所学专业+东方英才网)
联系人:程老师、金老师0769-89136718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创新城A1栋